Jim Keller 成為晶片之神的五大心法

↑這是Jim,他演講比中指也沒關係

Jim Keller 是《AMD Zen》架構師,《Apple Silicon 初代A系列晶片》的開創者,《Tesla 首代 FSD 自駕晶片》的開創者:

他數次在四年內開發出世界最好的晶片,瀟灑離去,繼續挑戰下世代最好的晶片,有如射雕英雄傳中的俠客-周伯通一般。

這一次,他加入了 AI 晶片新創公司 TensorTorrent,並擔任 CTO。

你一定會問:「怎麼做到的?一個大學畢業生怎麼可能完成這麼多事情?」

Jim Keller 不僅做到了,他願意直接分享心法給你。

以下,是他濃縮自己與團隊合作,成功改變世界的關鍵。

1. 以「目標」為導向,激勵團隊
2. 替組織建立「Abstraction Layer」,大而不亂
3. 不把「舊團隊」帶去「新公司」,成就創新
4. 想像5年後的晶片路線,制敵機先
5. 假設先前做的東西「很糟」,除舊佈新

1. 以「目標」為導向,激勵與幫助團隊

大神認為,沒有領導這回事。

只有大家一起做一個計畫,像是設計世界上最好的自動駕駛晶片,大家才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成為團隊。

而執行計畫時,除了debug,還有更多個人問題,像是:健康、家庭、同事等等。

其實,這些每個人「自己」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當主管幫助團隊成員解決這些問題時。

計畫通常就順利往前推進了,Jim Keller 也不知道為什麼。

󠀠久而久之,人們開始說Jim Keller是他們的「導師」。

但他其實只是幫大家的生活 debug 而已。

2. 替組織建立「Abstraction Layer」,才能大而不亂

計算機結構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稱為 Abstraction Layer。

講白話文,就是硬體跟軟體之間有一個統一的溝通規則。

一定要遵守。

好處是什麼呢?做晶片的人可以專心想晶片怎麼改良,不用天天跟軟體的人開會。

軟體的人也可以專心想演算法怎麼改良,不用一天到晚開會。

只要中間的公通規則是不變的!

而組織也需要其「Abstraction Layer」

當組織超過數十人時,根據大神的經驗效率就會變低很多。

而規定好負責不同團隊之間該怎麼溝通,才能讓團隊大而不亂。

3. 不把「舊團隊」帶去「新公司」,才能成就創新

如果是要抄襲別人的產品,當然把舊的團隊挖過去是最快的。

但如果是想要創新,Jim Keller認為直接在新公司找人更好。

因為公司活了這麼久,不可能沒有好的人才。

而且新公司一定有不同的文化,跟他們碰撞才有可能做出創新的產品。

這就是他為什麼每次都不帶舊團隊就跳槽的原因。

4. 想像5年後的晶片路線,制敵機先

因為開發一代晶片就要兩年。

所以現在開發出來的晶片,最快要兩年後才能實現。

所以想像5年後的晶片路線,是他一慣的思考策略。

這樣才能讓做出來的晶片打敗未來的競爭對手。

要怎麼做呢?

很單純,還是要回到計算機架構的基本原理。

像是要做大核、還是要做更多小核。

雖然前者比較難,但是他可以適用在更多的應用上,所以應該要優先優化他。

這也是 Zen 所採取的策略。

5. 大絕:直接假設先前做的東西「很糟」,全局思考才更容易達成目標

人都會留戀之前的成果,工程師也會。

大神說,直接假設做之前的東西很糟,才能跳出當下的局部最佳點,從全局思考該做什麼。

這一招是大絕:任何事都可以運用,完全免費,可以馬上嘗試。

Jim Keller 剛到 AMD 的時候,AMD 的微處理器技術跟不上 Intel,市占率超慘。

大神對新處理器 Zen 的目標是「比現有晶片速度快40%」 ,把牙膏擠爆。

Zen 團隊的工程師沒一個相信他,因為根據他們之前做晶片的經驗,已經沒什麼能改的了。

他的方法很單純,準備會議室和超多白板,召集憤怒的工程師們,面對面討論列出問題,直到有解法。

這套流程具體長這樣:

1. 進到會議室,有30個憤怒的工程師正等著嗆他,解釋為何無法達成目標。

2. 他拿白板筆給工程師,請他們寫下這些問題,以一擋百回答可以怎麼辦。

3. 逐漸的,有一些工程師跳了出來說「這個問題我或許知道怎麼解」時,Jim Keller就會拿筆給他。

4. 花了兩天,大家把所有想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都討論過,離開會議室時覺得或許能成功。

5. 兩天後,大家發現又有更多問題跑出來,跑來跟Jim Keller說。

6. 大神繼續一個一個解決這些問題,依此類推,如果有更多問題,繼續解決。

過程中,他沒有用職權壓下面的人,就完成了任務。

而解法很單純,回到主架構,從頭思考哪裡可以改善獲得最大效益,重新設計一個晶片,打敗Intel。

重點整理:

1. 以「目標」為導向,激勵團隊
2. 替組織建立「Abstraction Layer」,大而不亂
3. 不把「舊團隊」帶去「新公司」,成就創新
4. 想像5年後的晶片路線,制敵機先
5. 相信員工有最適合其發展的舞台,知人善任
6. 勇敢假設先前做的東西「很糟」,除舊佈新

謝謝你讀到這邊,其實還有第七點。

工程師大多很木訥,如果想要變成領導人,要敢於跳出來分享、幫忙,久而久之就有對應的機會

英文全文連結:https://www.anandtech.com/show/16762/an-anandtech-interview-with-jim-keller-laziest-person-at-tesla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

Scroll to Top